3月25日, 2022年全国社会福祉领域1+X证书工作总结表彰暨2023年工作动员会在北京召开,广西昭平卫生学校被评为失智老年人照护优秀院校和示范院校,成为少数“双优”院校之一。这是我校连续第四年在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获得表彰。学校相关工作经验入选了2022年度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工作典型案例。李月会、葛爱芹两位老师被评为优秀师资和社会福祉领域(失智老年人照护)行业级“双师型”教师,代令军被评为优秀考务工作者。
2019年,教育部《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方案》颁布以后,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成长需求,积极申报证书制度试点,现已申报并参与失智老年人照护、母婴护理、老年照护、家庭保健按摩、WPS办公应用等5个证书试点工作。在证书培训和考核过程中,认真研读证书标准和培训要求,将证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有机融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在历次证书考核中均取得较好成绩。
学校于2019年成功申报成为失智老年人照护证书试点单位,并于当年完成首次培训和考核。现已累计开展4批次证书培训,完成培训414人,考试合格413人,总通过率达99.8%。其中,2022年度培训105人,考试合格105人,考试通过率为100%。
相关链接:
失智症,又称痴呆症或认知症,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力损伤和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类型是阿尔兹海默病。全球≥60岁人群失智症的患病率为5%左右,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肿瘤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疾病。随着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21世纪全球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挑战。
失智症患者需要长期照护,而目前我国专业的失智老年人照护人员严重不足。根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快速老龄化背景下,提高社会对于失智症的认识,加强失智症患者照护人员的培养是一项艰巨且紧迫的任务。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针对失智症患者照护的专项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失智症知识与照护技能、失智症功能维护、非药物疗法、活动与康复促进、身体综合照护等。学习内容能够结合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失智老年人照护的专业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医养结合机构为失智的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双向提升。